最近,不少市民向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反映老舊小區的各類問題,如群租、安全隱患、環境衛生差等。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北京的老舊小區房屋性質可分為老宿舍樓、回遷樓、商品房三大類,而造成老舊小區的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物業缺失導致。
難題:物業費收不上來
在上世紀單位分房的年代,北京形成了一大批宿舍樓形式的小區,樣式以簡易樓、紅磚樓、塔樓居多。如今,這些小區開始出現“老齡化”,老的基礎設備需要維修,老的體制也正面臨改革。
明光北里社區1號樓的物業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的物業費是通過產權單位打給物業公司的,而按照現在的規定,物業費是產權單位轉給業主,再由業主自己去物業繳。“物業不是執法部門,業主要是不繳也沒有辦法。”
在采訪中,不少老舊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都談到了物業費繳納率下降的問題,有的小區因為產權單位發生變更,再加上房屋買賣交易。物業費怎么繳變成了一個難題。“物業費的繳納方式是應該改變,但老居民們長年沒有自繳物業費的習慣,新的改革方式很多人不適應。”
亂象:環境臟亂差
物業費收不上來,老舊小區的管理變得棘手,由此滋生了群租房、垃圾清運不及時、各類安全隱患等問題。
在一些老城區的繁華地段,周邊的小企業、餐館等選擇員工宿舍時,往往會考慮到租金相對便宜的老舊小區。有市民向記者反映了新街大院社區垃圾清運不及時及地下室住人的相關問題。院內保潔人員告訴記者,以前居民院里曾經有30多個垃圾桶,如今增加到50多個,清運起來很不容易,每天要清運一百多桶次。“以前一個三口之家一天也就一小袋垃圾,現在不一樣了,很多房子變成群租房租出去,人可比以前多多了。”
不滿:拒繳物業費
老舊小區的人多了,“成分”變了,新租戶與老居民的生活習慣不同,各類問題由此產生。一些被當做員工宿舍的房屋出現了擾民、安全隱患問題。人越來越多,物業公司的服務就更難承受,這也使業主們的不滿情緒開始積累。
一些業主以小區環境差、物業管理缺失等理由不繳物業費,這讓原本逐年下降的物業費繳納率更是雪上加霜。
死結:亂象更多了
很多老舊小區出現了“收不上物業費”、“服務不到位”、“業主拒繳物業費”、“小區環境更惡劣”的循環死結。物業說,物業費收不上來,物業難以保障原有服務質量,這種情況下,居民們發現小區的亂象越來越多。而物業服務不到位,業主就更不會繳物業費了。
凸顯問題:老小區電梯難修繕
老舊小區的物業管理缺失中,有一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凸顯。很多老舊小區的電梯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本報曾關注的安華西里一區31號樓,居民們向記者反映了電梯問題,而該樓共有4家產權單位,難以協調統籌,是該樓出現各類問題的原因。